千里沃野盡秀色 美麗鄉村入畫來
——看滑縣如何扛穩糧食安全
原標題:千里沃野盡秀色 美麗鄉村入畫來
——看滑縣如何扛穩糧食安全
滑縣小麥豐收景象(資料圖)
2019年3月8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,要求河南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。
素有“豫北糧倉”的全國最大的小麥生產縣、河南第一產糧大縣、曾蟬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十二連冠的滑縣,如何扛穩糧食安全重任?
“糧食安全事關國家穩定。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,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?;h作為農業大縣,要深刻理解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,穩步提升糧食產能,在確保糧食安全方面要有新擔當新作為?!?月24日,滑縣縣委書記陳忠接受記者采訪時說。
打造農業“芯片”
為萬畝良田添活力
在滑縣3.3萬公頃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示范區,農民們正忙著挑揀雜麥。
“供種、犁地、播種、收割、存儲,這都是統一一條龍下來的,有專門的儲存的倉庫,這樣質量才有保證?!卑椎揽阪偽骱泳┐宸N糧大戶黃國興說。
黃國興告訴記者,優質專用小麥他種了不少年,過去由于是小面積種植,很難做到專收專儲,小麥純度不高,品質上不去,所以效益并不高。去年秋種,滑縣鼓勵引導農戶集中連片種植,符合標準的,每公頃還發放種子補貼525元錢。黃國興帶領大伙兒把合作社的47公頃優質專用小麥全都換上了單一品種。
“小麥豐收已成定局,我們這47公頃優質強筋小麥已經和企業簽訂了合同,每公斤比市場最少高出2毛錢?!秉S國興說。
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?;h糧食產量連攀新高,種子功不可沒。
“1964年,我縣率先成立了縣級種子公司,在各鄉鎮建立了種子站和良種繁育基地,適時更新換代,50多年來引進、推廣良種數百個?!被h農業農村局局長鄭慧濤說。
在滑豐種業,展示廳內,玉米、小麥等品種及成果琳瑯滿目;科研育種中心,科研人員正在對上千份玉米材料進行考種、篩選、編號,通過層層考查,篩選出符合育種目標的種質材料。
“我們堅持良種配良方,種子買到手,技術跟著走,還和加工企業、收儲企業、倉儲企業合作,全部實行訂單回收,讓老百姓糧食增產,效益提高?!被S種業董事長趙秀珍說。
“十三五”以來,滑縣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大力開展優質專用新品種研發及配套先進技術的引進、示范和推廣,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,打造滑縣種子“芯片”?!∧壳?,全縣小麥、玉米等主要作物良種覆蓋率達100%。
提升耕地質量
厚植農業大縣新優勢
滑縣始終把耕地保護工作作為一種政治擔當,采取“長牙齒”的硬措施,堅守耕地紅線,堅決遏制農地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,確?!稗r地姓農、農地農用”。
“通過實施補充耕地儲備項目等多種舉措,確保了耕地數量不減少、質量有提升,目前,全縣耕地面積13.4萬公頃,”該縣自然資源局耕地保護監督股股長孟立霞說。
在白馬坡高標準農田示范區,一望無際的麥田豐收在望。
“俺有7.2公頃地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。以前澆地需要好幾個人,現在一個人就可以了,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和勞動成本,每畝每年還能節約100元,增產40公斤?!卑椎揽阪偤麓宸N糧大戶劉飛超說。
“這是全省最大的3.3萬公頃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示范區,田成方、林成網、渠相通、路相連、旱能澆、澇能排,為糧食穩定增產打下了堅實基礎。近年,滑縣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今年計劃高質量完成6667公頃,‘十四五’將完成10.3萬公頃高標準農田建設?!编嵒蹪f。
大面積的高標準農田助推了高科技、高水平的農業機械化及新品種、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創新,比如把北斗衛星導航技術融入農機作業,無人駕駛旋耕、播種、飛防等作業,使農業生產步入良性發展軌道,推動了糧食增產量、增效益、降成本、補短板生產格局的形成。
創新農技服務
為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
趙營鎮中新莊村村民倪來喜是小有名氣的種田能手、種田大戶,每次縣里舉辦農技培訓,他都要報名參加,精細化的種植直接提高了小麥產量。
“通過培訓,掌握了更多、更新的農業科技知識,知道了怎么種、種什么、怎么管理效益更好。要增產增收,必須先掌握科技知識?!蹦邅硐舱f。
“互聯網+農機作業”“全程機械化+綜合農事”服務新模式紛紛涌現,讓越來越多的農民逐漸從“面朝黃土背朝天”的繁重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。
“目前,糧食耕、種、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8%,實現了從傳統人工生產方式向現代機械化生產方式的歷史性轉變?!?滑縣農機局局長牛海濤說。
“互聯網+”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,悄然改變著農業這個古老產業的面貌,為傳統農業裝上了“智慧大腦”,讓農業生產越來越精準化、智能化。
滑縣推行“專家組+試驗示范基地+農技人員+科技示范戶+輻射帶動戶”模式,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、組建專家服務團及縣級專家技術組,提升了526名農技推廣聯絡員及1000名農業科技示范戶的業務素質,深入開展“百名科技人員包千村”等技術服務活動,形成縣、鄉、村三級農技推廣服務網絡,徹底打通了農技推廣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我們開發了‘滑縣農管家’手機軟件,專為農民種地提供產前、產中、產后技術信息全程‘保姆式’服務,農民需要什么服務,在農管家平臺上直接點,就像滴滴打車那樣方便,在手機上動動手指,就能輕松完成農業生產管理?!被h農技推廣中心主任李勇說。
“現代農業科技改變了我們傳統的種植模式,效率、效益提高了許多?!苯够㈡傛偡N糧大戶魏成顯說。
在新品種、新技術、新模式助力下,百姓的“米袋子”不斷充實。2020年,該縣夏糧產量94.2萬噸,秋糧總產量68.3萬噸,全年糧食總產超過162.5萬噸。
“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,扛穩糧食安全重任,延伸糧食產業鏈、提升價值鏈、打造供應鏈,形成多元化產業形態和多功能產業體系,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,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,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真正讓農業強起來、農村美起來、農民富起來?!标愔艺f?!酢栋碴柸請蟆诽丶s記者 徐淑霞 通訊員 羅珊 悅祥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