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峰區圍繞“短板弱項” 提升服務,提高市場主體和群眾獲得感
6月10日,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安陽市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年第十三場新聞發布會。文峰區委副書記、區長崔元鋒現場介紹了文峰區(高新區)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開展情況。
崔元鋒介紹道,文峰區(高新區)區委、區政府強化問題導向,聚焦企業關切,圍繞營商環境評價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短板弱項,采取針對性整改措施,進一步優化流程、精簡資料、壓縮時限、減少成本,提升服務效果,切實提高市場主體和群眾獲得感,全區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,廣大企業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明顯提升。具體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。
一是提高思想站位,完善工作機制。2021年初,全區新調整成立了高規格的文峰區(高新區)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,實行“雙組長”制,由區委書記、區長任組長,領導小組下設17個一級指標提升工作專班,每個專班由一名縣級領導分包。同時,制定了《2021年全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》《文峰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“三掛鉤”獎懲辦法》《區委宣傳部優化營商環境宣傳報道方案》等一系列文件,扎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機制,在全區干部職工中樹立了“營商環境,人人有責”的思想意識,形成了全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高地的濃厚氛圍。
二是優化政務環境,明確服務定位。為營造一流營商環境,區政府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,不斷提高政務部門的便民利企能力。在1331項政務服務事項中,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項數量1331項,占比100%;行政許可事項645項中,即辦件事項達到645項,占比100%;平均辦理時限壓縮比為95.27%。2020年,文峰區新設企業數量1642戶,其中通過全程電子化平臺辦理企業設立登記的戶數為1632戶,占比達99.39%。在涉企行政審批的過程中,按照“直接取消審批、審批改為備案、實行告知承諾、優化準入服務”4種方式,切實落實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進一步破解“準入不準營”問題,激發市場主體活力。
三是加強市場監管,促進公平競爭。文峰區(高新區)強力推進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,加強事中事后監管,并加強信息技術在監管執法中的運用,真正的震懾和打擊市場違法行為,凈化市場環境。將公共信用評價結果應用在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過程中,提高監管精準性。對信用狀況較好、風險較低的企業實行無事不擾,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,對信用狀況較差、風險較高的企業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,促進企業提高誠信意識、規范行業行為。
四是優化法治環境,提高護航能力。通過加強營商環境普法宣傳、嚴格清理行政規范性文件、持續推進全區行政執法“三項制度”等措施,加大企業普法工作力度,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,開展“法律進企業”普法宣傳20余場,發放宣傳資料3萬余份;嚴格規范性文件審核,堅決清理各種不合理限制,廢止行政規范性文件8件;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,實現執法信息公開透明、執法全過程留痕、執法決定合法有效、推進陽光執法。
五是加強金融保障,助力防化風險。疫情期間共協調企業獲得銀行貸款7500萬元,其中安陽鍛壓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獲得郵儲銀行貸款500萬元,艾爾旺獲得中原銀行貸款1000萬元,利華制藥獲得中原銀行貸款5000萬元。為進一步便利企業融資,區金融服務中心積極搭建金融服務平臺,組織轄區內銀企對接、產融對接10余次,參加企業三十多家,讓金融和產業實現零距離溝通互惠,增進雙方互信,建立“互信、共贏、穩定”的新型銀企關系。
六是堅持需求導向,重視問題解決。區發改委、統計局結合工商、稅務部門,共選取1000余個企業,除指標牽頭單位分包聯絡外,按企業地址分到各鎮辦,由鎮辦組織召開企業懇談會,聽取企業家的感受訴求,請企業家對營商環境進行批評指正,爭取企業最大力度地支持配合滿意度調查工作。針對企業日常遇到的問題,要求相關部門整理出工作流程,進行網上公示,同時制作明白卡,公布聯系方式、監督電話,發放給每個企業,做到掛牌明示。目前,已為企業解決用工、融資等各類問題60余個。